刘思敏:增设黄金周,疏导出游堰塞湖

2013年10月09日07:22  环球时报

  刘思敏

  2013年十一黄金周与以往一样,再次毫无悬念地“爆棚”。游客可以预见景区的拥堵,黄金周旅游的服务质量与体验价值也广受诟病,那游客们为啥还要“千军万马”去挤黄金周的“独木桥”?这种貌似不理性的现象,原因在于长假供给的短缺和带薪休假落实不到位。因此集中出游成为每个旅游者基于知情、自愿和无奈的理性选择。

  对此,有专家和舆论提倡取消十一黄金周,拥堵将不再。按此逻辑,我们不妨设想:春节长假也是“前挪后借”调休出来的,若把春节长假取消,以后只放三天,春运的拥挤也将销声匿迹!可是谁敢去征求这个民意呢?

  春节满足的是民众对家庭团聚、文化传承的传统精神需求,黄金周满足的是以旅游消费为载体的现代精神需求,二者都是具有一定刚性的需求。而且旅游需求正与日俱增,春节出游也变得越来越普遍。既然大家认为必须满足公众的传统精神需求,为什么就能罔顾民众的现代精神需求呢?若取消十一黄金周,只能增大出游需求的“堰塞湖”。

  疏通出行、出游“堰塞湖”的关键是增加长假供给,途径无非两个——推行带薪休假和增加黄金周。单纯推行带薪休假,把带薪休假落实到位,是不是就可以解决集中出游的问题呢?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,这是一种想当然——尽管带薪休假在欧美及日韩得到了全面普及,但其圣诞节前后依然自发形成类似我国春节一样的交通高峰,欧洲公民热衷的地中海沿岸夏天也是人山人海,日本人春天看樱花更是造成万人空巷。因此,带薪休假即使落实到位,也未必如想象那样完美。

  由于长假供给短缺,民众出游需求的“堰塞湖”已经形成。现阶段疏通“堰塞湖”的根本之道是,在进一步切实推进带薪休假制度的基础上,直接恢复五一黄金周,或增设一个黄金周;或将春节黄金周延长到10至14天,现有的清明、端午、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可以采取新的放假办法——在节日当天放假一天,原则上不调休,若节日恰逢双休日,则固定在双休日之后的周一(或之前的周五)补假,形成固定、可预期的小连休。这样就既能保证传统节日可以休假,又不至于因频繁调休打乱生活与工作节奏。▲(作者是中国旅游报经济编辑部主任、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)

(编辑:SN090)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习近平:中国决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
  • 体育赵旭日孙可因伤退出国足 郎征曲波入替
  • 娱乐好声音李琦赢张恒远夺冠 阿妹激动相拥
  • 财经三中全会将助推资本市场顶层设计
  • 科技移动引新版iPhone或推迟 销量要求千万
  • 博客蒋方舟:写给宫崎骏的一封信
  • 读书慈禧死后传奇:三次入殓遗体仍完整
  • 教育高三另类冲刺标语:不是高富帅滚去学习